贝博bb注册:
春夏交替,新绿渐深。武威市科技工作人员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矢志科学技术创新,建设科技强市,在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人员日的当月密集攻坚一个个“战斗堡垒”,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社区,科普之花遍开凉州大地,折射出新时代科普工作的使命与担当。
5月17日,民勤县东湖公园人头攒动、热闹非常,2025年武威市暨民勤县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人员日活动真正开始启动。现场横幅高悬,展台和科普展板前,群众纷纷驻足观看,科普志愿者开展了科普咨询、科学技术产品展示、科普互动体验等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环保、农业、医疗等知识,通过互动式交流、沉浸式体验、场景化展示,让市民“一站式”解锁最前沿科技。23日,天祝县组织科协、教育、农牧、林业等部门40多名科技工作人员代表前往凉州区智信达科技示范园、武威市科技馆、金帆农业综合体等科普基地观摩学习。24日,古浪县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科技工作人员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普及节水知识,解答群众关心的节水技术问题。
武威市广大科技工作人员以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人员日为契机,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全民素质提升等领域,立足岗位实际,发挥专业特长,走进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偏远农村,把一场场“接地气”的科普活动带到群众身边。
5月的武威大地,“百场科普进基层”活动火热进行,举办讲座、展览、实验演示等40多场次,覆盖群众6.5万余人次。
凉州区惠政社区广场上,科普大篷车缓缓驶入,科普志愿者带着科普展品、科普展板等来到群众身边,集中宣传了健康生活、食品安全、节能环保等科普内容。现场开展了机器狗、阿尔法机器人等科学表演,展出科普展板20余块,发放各类科普资料700多份。
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出动科普大篷车20多场次,发放科普宣传手册3万余册,解答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
凉州区松树镇九年制学校操场上,300多名农村学校师生围拢在一起,观看机器狗、机器蜘蛛人表演,不时发出惊叹之声。
科普大篷车带来的10多件科技展品前,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时光隧道、机械蜂鸟、密码锁……展教人员一边耐心讲解,一边演示操作,引导同学们亲自体验科技展品。
凉州区新关小学的科学课堂上,科技辅导员张雪正在为四年级小学生上一堂《神奇的土壤与岩石》科学课。
5月以来,全市中小学共开展科学实验课、科技竞赛等260多场,参与学生5万多人次。
5月26日,武威市科协组织专家团队前往凉州区长城镇西湖村,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服务活动。
武威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张仲保正在给蔬菜种植户讲解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及科学防治方法。他还亲自示范土壤采样的规范流程,“手把手”指导农户如何采样,收集样本数据。
凉州区种苗协会的技术人员,利用专业设备,进行了土壤检测,为后续精准施肥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广大科技工作人员满怀激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科学普及36场次,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为破解科学教育“灌输式”难题,武威市科协联合教育部门,组织并且开展“科技馆里的科学课”,研发20节精品课程,形成“原理讲解—科学问答—互动体验—创意工坊—交流分享”五步教学法,深受孩子们喜爱。近水楼台先得月,离武威市科技馆最近的祁连路小学、新城一小等学校纷纷把科学课“搬”进科技馆。短短数日,科学课堂开讲14场次,服务学生1200多人次。
同时,武威市科协还联合市文旅局、“红崖山”文旅公司、金昌亮剑军创等研学机构,推出“科技+文旅”研学线多名中小学生走进科技馆参观体验,感受科技魅力,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作为全市的科普“主阵地”,这一月武威市科技馆再次迎来参观热潮。5月累计接待观众1.8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其中青少年占比 72%。
为应对大客流,武威市科技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科普服务效能。增设“研学绿色通道”,开通线上预约分时段入馆系统;招募30多名大学生,开展导览、讲解等场馆服务;推出“光影探索·观影奇旅”影片展映活动,定时播放科学家精神、大国工匠、非遗文化等影片,观影人数达1200多人次,成为市民和广大青少年增长科学知识、获得文化认同的新窗口。
武威市科协开展系列慰问活动,传递“科技工作人员之家”的浓浓暖意,向全市科技工作人员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关怀。
武威市科协党组成员分批带队,走访慰问了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员陶永红、段振佼,情系天祝藏乡发展的农机推广员马其彪等50多名科技工作人员。慰问组还深入科技小院、田间地头、实验室,倾听科技工作人员对科协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场协调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科研设备升级、科普资源整合等问题。
全市各县(区)同步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关怀”活动,累计慰问科技工作人员 200 余人次。通过慰问活动,不仅增强了科技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以及归属感,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搭建高端平台,共线日,以“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两区两地’建设”为主题的 2025 年武威市学术年会举办。年会紧紧围绕荒漠化防治、新能源产业转型、文旅资源开发与文化赋能等四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数据收集、案例分析和成果提炼,共征集论文143篇,表彰奖励50篇。
年会上,武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田晓燕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激活武威“两区两地”建设及农业强市潜能的瓶颈分析与破局对策》的主旨报告,董伟、邓万蓉、赵大泰、葛占福等5位科技工作人员,分别从寒旱农业实践、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打造、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成果。
在场的科技工作人员都表示,要立足岗位实际,做科技自立自强的奠基者,引领创新的领航者,产业升级的赋能者,科普生态的联结者和科学精神的守护者。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劲扬帆正当时。2025年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人员日的武威工作实践,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科学盛宴,更是一次科学技术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生动实践。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校园课堂到社区展厅,2025年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人员日的圆满收官,既是阶段性成果的检阅,更是新征程的起点。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武威市科协将始终牢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职责使命,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更饱满的热情,在科创科普赛道上勇毅前行,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武威高水平发展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部委网站科普网站市级科协、省级学会新闻网站全国学会品牌工作主办单位: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联系方式